|
|
世界上最早將熱干燥技術用于污泥處理的是英國的Bradford公司。1910年,該公司首次開發了轉窯式污泥干化機并將其應用于污泥干化實踐,進入80年代末期,污泥干化技術逐漸為人們所重視,污泥干燥技術的應用和推廣,促進了污泥處理處置手段的改變,這種改變主要體現在:污泥填埋處置前,要將污泥進行干燥處理;污泥焚燒處置比例得到了較大提高;干污泥產品作為土地回用的肥源出售,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等。如今,污泥干化處理也得到了越來越多包括發展中國家環境工程界的重視。 在中國,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,國民環保意識的提高,城市污水處理行業得到迅速發展,城市污泥的產量與日俱增,污泥的處置和開發利用問題日益為人們所關注。污泥的干化處理,使污泥農用、作為燃料使用、焚燒乃至為減少填埋場地等處理方法成為可能。污泥干燥技術的完善與革新,直接推動了污泥處置手段的發展,拓展了污泥處置手段的選擇范圍,使之在安全性、可靠性、可持續性等方面得到越來越可靠的保證。 隨著國內污泥處理市場的啟動,各種污泥干燥設備應運而生,但污泥的干化處理需要消耗大量的熱源,提高了污泥的處置成本。各種污泥干燥設備特性如何,處理規模與污泥干燥設備選型的關系,如何得到一套技術成熟、投資與操作費用****組合的干燥系統,是本文要探討的關鍵點。 1、帶有內破碎裝置的回轉圓筒干燥機 該烘干機采用直接干燥技術,將煙道氣與污泥直接進行接觸混合,使污泥中的水分得以蒸發并最終得到干污泥產品。 干燥機的主體部分為:與水平線略呈傾斜的旋轉圓筒,烘干方式采用順流式烘干。物料經供料裝置從回轉式轉筒的上端送入,在轉筒內抄板的翻動下(5~8r/min)與同一端進入的流速為1.2~1.3m/s、溫度為700℃的熱氣流接觸混合,滾筒中部設旋轉的破碎攪拌翼,能使進入烘干機內的物料迅速被打碎,特別是有一定粘性的大塊物料,可碎成小塊,以便和熱風充分接觸,提高干燥效率,小塊物料進一步碎成粒狀,經20~60min的處理,干污泥經出料口輸送出來。最終得到含水率低于14%的干污泥產品。 1.1 回轉干燥機設備特點 通過破碎攪拌裝置和圓筒回轉的復合效果,使總傳熱系數提高至普通回轉干燥機的2~3倍,可達300~500Kcal/m 3.n.℃。破碎攪拌裝置破碎物料,物料和熱風的接觸面積增大,同時亦防止了熱風的短路,使熱風的熱量得到充分利用。由于城市污水廠的污泥在脫水的過程中投加了絮凝劑,使污泥粘性增大,在烘干過程中容易結塊,既影響了烘干的效果,又增加了利用的難度(需上一套泥塊破碎設備)。在本干燥設備中,通過攪拌破碎裝置和筒內的窯式活動板作用,使泥塊結硬之前就被破碎,最終的出料為粉粒狀產品,使污泥的后續處理或利用工序更加簡便。 1.2 回轉干燥機設備缺點 污泥剛進入干燥機時,含濕量很大,一般在80%左右,此時應是蒸發量****,干燥效率最高點。但由于此時無法破碎,污泥與熱空氣彌散接觸度很低,蒸發效率很低。待破碎機發揮作用時,物料水分一般在40%以下,這時物料已運行到回轉圓筒的半程以上,導致有效空間不能充分發揮作用。對于出機水分要求較高的場合(如50%),干燥效率就更低,一般都會過干而造成浪費。與污泥進行過熱交換的廢氣,一般在100度左右排入大氣,浪費了大量熱源,增大了操作成本,還導致了大氣的污染。 1.3 適應規模 帶內破碎裝置的回轉圓筒干燥機,設備一次性投資適中,土建投資較高,能耗較大,適用于單機處理能力在5噸/小時以下,終水分要求較低(小于20%)的污泥干燥項目中。 2、設有內件的流化床 該機采用熱風直接加熱與內件傳導加熱的復合加熱方式,對污泥進行連續干燥,在固定流化床內裝有布局各異的換熱管束,管束內通入鍋爐蒸汽,鍋爐蒸汽是加熱介質。空氣經過設置在流化床外部的蒸汽加熱器加熱后進入流化床,在床內吹動加入的污泥,使之與內件換熱、碰撞、粉碎。達到水分與粒度要求得物料被熱風帶出干燥機,經旋風與袋式除塵器收集。未達要求的物料在干燥機內循環干燥。 2.1 設備特點 內件起到破碎與傳導換熱的作用,使得原本沒法干燥污泥的流化床可以用來干燥污泥,發揮了流化床處理量大的特點,傳導加熱內件起到了一定的節能作用。干燥強度得到了提高。 2.2 設備缺點 污泥顆粒長時間與內件碰撞摩擦,縮短了內件壽命。有熱風介入,帶走熱量,加大了能耗,增加了操作成本。 2.3 適應規模 設備一次性是投資適中,土建投資費用較高,能耗偏大。適于單機污泥處理量在8噸/小時,終含濕量低的項目中。 3、楔型空心槳葉干燥機 W系列污泥干燥機由互相嚙合的二到四根槳葉軸、帶有夾套的W形殼體、機座以及傳動部分組成,污泥的整個干燥過程在封閉狀態下進行,有機揮發氣體及異味氣體在密閉氛圍下送至尾氣處理裝置,避免環境污染。 干燥機以蒸汽,熱水或導熱油作為加熱介質,軸端裝有熱介質導入導出的旋轉接頭。加熱介質分為兩路,分別進入干燥機殼體夾套和槳葉軸內腔,將器身和槳葉軸同時加熱,以傳導加熱的方式對污泥進行加熱干燥。被干燥的污泥由螺旋送料機定量地連續送入干燥機的加料口,污泥進入器身后,通過槳葉的轉動使污泥翻轉、攪拌,不斷更新加熱介面,與器身和槳葉接觸,被充分加熱,使污泥所含的表面水分蒸發。同時,污泥隨槳葉軸的旋轉成螺旋軌跡向出料口方向輸送,在輸送中繼續攪拌,使污泥中滲出的水分繼續蒸發。最后,干燥均勻的合格產品由出料口排出。 3.1設備特點 a.設備結構緊湊,裝置占地面積小。由設備結構可知,干燥所需熱量主要是由排列于空心軸上的空心槳葉壁面提供,而夾套壁面的傳熱量只占少部分。所以單位體積設備的傳熱面大,可節省設備占地面積,減少基建投資。 b.熱量利用率高。污泥干燥機采用傳導加熱方式進行加熱,所有傳熱面均被物料覆蓋,減少了熱量損失;沒有熱空氣帶走熱量,熱量利用率可達 90%以上。 c.楔形槳葉具有自凈能力,可提高槳葉傳熱作用。旋轉槳葉的傾斜面和顆粒或粉末層的聯合運動所產生的分散力,使附著于加熱斜面上的污泥自動地清除,槳葉保持著高效的傳熱功能。另外,由于兩軸槳葉反向旋轉,交替地分段壓縮(在兩軸槳葉面相距最近時)和膨脹(在兩軸槳葉面相距離最遠時)攪拌功能,傳熱均勻,提高了傳熱效果。 d.由于不需用氣體來加熱,就沒用氣體介入,干燥機內氣體流速低,被氣體挾帶出的粉塵少,干燥后系統的氣體粉塵回收方便,尾氣處理裝置等規模都可縮小,節省設備投資。 e、污泥含水率適應性廣,產品干燥均勻性高。干燥器內設溢流堰,可根據污泥性質和干燥條件,調節污泥在干燥器內的停留時間,以適應污泥含水率變化的要求。此外,還可調節加料速度、軸的轉速和熱載體溫度等,在幾分鐘與幾小時之間任意選定停留時間。因此對污泥含水率變化的適應性非常廣泛。 3.2設備缺點 設備傳熱面均有鋼板加工焊接而成,用水蒸氣做熱介質時,設備還為一類壓力容器,設備重量較大,設備一次性投資較高。 3.3適應規模 設備一次性投資較高,土建投資低,操作成本只有熱風直接型干燥機的三分之一。適于單機處理污泥能力在3噸/小時以下,各種終濕含量要求的項目中。為解決化學工業中高黏性膏糊狀物料的干燥問題,1970年研制成功了旋轉閃蒸干燥機。但是,“70”型旋轉閃蒸干燥機有許多不足之處,主要是粉末容易進入高溫區,極易造成物料過熱凝聚而變質,旋轉部件的機械穩定性差。1987年對“70”型進行了改造。“? 污泥烘干機的主要作用:是將物料中的含水望烘干至使用標準。不過由于物料不同,那么所要求的含水望也是不一樣的。石灰石的含水望通常是要小于代,因而不用烘干;鲇土質原料含水望一般是在15%,烘干后一般控制在1.5%以下;鐵粉一般控制在5.0%以下;煤在高溫情況下易揮發水分或燃燒,所以通常要將其控制在3 閃蒸干燥機是成長最快應用范圍最廣泛的干燥設備機型之一,閃蒸干燥機在國內也稱旋流干燥機,旋轉快速干燥機。閃蒸干燥機有機地聯合了流化、旋流、噴動、粉碎、分級技術,是流化技術、旋流技術、噴動技術及對傳播熱技術的優化組合,設備的技術含量較高,合用于膏糊狀、顆氣流式旋轉閃蒸干燥機的生產所需熱風經鼓風機送入熱爐,空氣被加熱后分成兩路進入干燥器:一路氣流從干燥器底側面切向進入,形成高速低壓的旋轉噴動氣流,而另一路氣流從閃蒸干燥機底部的中心進入,氣流式旋轉閃蒸干燥機形成流動氣流。物料經螺旋加料器進入干燥筒下降與兩股氣流相遇,進行傳熱傳質過程,水分逐漸除去,物料? 油漆渣烘干機 油漆渣烘干機漆渣干燥機利用熱泵的蒸發器使濕熱空氣降溫除濕,并回收空氣中水分冷凝釋放的冷凝顯熱、潛熱來給污泥加熱使漆渣水分再蒸發的一種裝置,對空氣進行加熱除濕,污泥在全密閉空間熱風中循環的蒸發、冷凝除濕干化,冷凝水通過處理管路回流到污水站,烘干全程無廢氣廢渣排放,只需消耗電能無需 |
· 相關行業產品:
· 最新行業資訊:
· 鄭重聲明:
1、本站文章均從網絡搜集轉載,意在傳播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觀點,本站也無法對其真實性進行考證、負責。
2、如轉載內容牽涉到作品版權問題,并非出于本站故意!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加以更正。
3、轉載本站文章請注明出自http://www.yjxyings.cn/,謝謝合作!
|